一百多的宠物?

弓春瑞弓春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都习惯了在小动物或是植物面前自称“主人”。但是最近一些主人,竟然把“主人”一词忘掉了。

2010年2月25日,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一张证书,证书证实了一条小狗,也就是博美“八百万”拥有一个香港身份:香港居民。而从“八百万”的身份证上来看,狗的世界也是区分三六九等,“八百万”是贵宾,而此前走红网络的柯基“黄豆芽”则属于“饲养犬”。

微博一出,网友们热议了半天,纷纷质疑香港政府是否存在重猫轻狗的倾向,同时也让“如何才能获得香港身份”这一问题出现在搜索引擎的热搜榜上。其实,不只是香港,内地一些城市也出台过类似规定:禁止居民个人饲养犬类,犬类只能通过机构饲养,待训练成“工作犬”后,才能被主人领回。对此,法律专家表示,所谓的工作犬、守卫犬其实与普通人养的宠物并无二致,区别只在于它们少不了一段经过特殊训练的“工作”生涯。而无论称呼其为工作犬或是普通宠物犬,私人饲养都是不被法律所禁止的。

于是,问题又回到起点,为什么“八百万”可以生活在香港,但内地居民却不能私人饲养贵宾?对此,某犬舍老板一语道破天机,“在香港,饲养宠物是交税的,钱放到政府基金里去养他们(指土狗),内地的法律不允许。”而在网络上,也有人义正词严地反驳:“养贵宾的人,绝大部分连给它们办签证都懒得办,更别说是交税了。”

看来,要解决内地私人不允许饲养贵宾的问题,关键是立法,得让那些不想办签证、也不想交税的主人受到惩罚。不过,对像“八百万”这样的贵宾来说,即使我们能勉强它们成为“内地居民”,又怎么确保它们不会像“黄豆芽”一样因各种原因被再次“抓出去”呢?

说到底,无论立法还是管字背后真正存在的问题可能是这样:当人类因为一己私欲把另一个生命降格为私有财产时,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遭受这样的难题:肉体上的折磨或许还可以忍受,但一旦被剥夺了陪伴、欢笑与温暖,这又要怎样承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