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学说话教什么?
八哥学说话,是传统的笼养八哥的一门技艺,八哥会说话让人笑起来显得亲切,尤其的喜欢,但很多的网友却总感觉八哥说的话,有时候像骂人一样,那为什么呢?
八哥学说话
练习八哥讲话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为了让八哥学会与主人交流,二则是为了让八哥学会一些平常的小玩意,像逗主人开心学一些简单的笑话,或者说一些日常礼貌用语这样的话能体现主人与八哥的交流,当然也能彰显出主人的学识渊博。
学话方式:
一般都是先取熟悉的语音作范语,例如“爸爸”、“妈妈”、“饭饭”等语,让其熟习,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境运用。跟八哥说时,要慢慢地、一句一句地教,先不要多,只要能掌握一句话,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根据八哥的智力,经过数月或数年的磨练,它就有可能掌握两三句简单的口语。
在八哥学话期间,要多陪伴它,以增进人与鸟的感情。当八哥能语言交流时,就要加强看管,避免它学一些不良的词语。在八哥学话期间,要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
八哥属于鹦形目,雀形科,语鸟属。学名:Acridotherescristaticus。别名:鸦雀、白舌、白头、八哥、乌椋、黑嘴椋、家八哥、百舌。分布于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3个亚种,产于西南、中南、东北、西北和江浙地区。
外形特征:
八哥全身羽毛黑色带棕色或紫褐色,头部两侧各有一片鳞状紫褐色斑。雌雄羽毛均呈黑色,但雌鸟色略浅淡,翼翅上有白色斑纹,雄鸟则有显著的白色翼斑。幼鸟的翅膀上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纵纹。嘴形宽大扁平而向下弯曲,近似三角形,暗绿色带紫褐色,嘴侧棱分叉,外侧棱上各长1枚鼻孔。眼圆形,暗棕色。胸侧有1条白色或紫褐色的鳞状条纹。尾短圆,黑褐色。脚短粗,呈黄色。
生活习性:
主要以蝗虫、蟋蟀、沙蟋等昆虫和谷粒为食,偶尔还吃玉米、菜叶等植物。
八哥喜欢群居,在树上或田间觅食,每年3月末至4月初迁至草原,9月末迁徙至山谷或树林中。春季迁飞时呈单行或成鸟伴飞;秋季迁飞时成群迁徙,有时与灰喜鹊、乌鸦等混群,但常在不同的树上休息、生活和觅食,一般不在同一地方停留。每年4-5月和9-10月分两次繁殖,每窝产卵4-6枚。一年繁殖2巢,成活4-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