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吐喝水也吐怎么回事啊?
可能是胃炎,也可能其他疾病引起,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也可由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或药物中毒等引起。通过适当治疗和处理,80%以上的病例预后良好;但某些病例,尤其是老年患者,其预后较差,死亡原因多为失水及电解质紊乱,一旦发病必须彻底治疗,防止出现意外。
一、病因
1.胃肠道炎症与感染:饮食不洁或不节可引起急性胃炎,此为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也可导致慢性胃炎。
2.应激状态:各种急重症的临床表现中,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减少,体重下降;痛风急性发作时,由于尿酸盐晶体聚集在胃肠道,可刺激胃肠粘膜,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4.吸入有毒气体:生产作业环境中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浓度过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对中枢神经产生作用,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症状。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过多也容易引起恶心、呕吐。
5.食物过度敏感:对于某种特定食物产生的过敏反应可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诊断
1.询问病史 注意有无食物中毒、传染病或其他相关病史。同时应注意呕吐发作的时间、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以便作进一步判断。
2.体格检查 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情况,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结果记录。特别要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颈部、胸部以及腹部有无肿块或包块,同时应仔细检查肛门周围情况。
3.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选择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生化全项、血清钾、钠氯等指标。如有可能还应测量胃肠蠕动波次数和幅度,以及胃液量、pH值、胃酸含量测定等,以协助了解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 三、治疗
1.一般处理 首先应该积极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静脉输液补充热量、水和电解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如果发生低血糖,应及时补充糖分。
2.药物治疗 对顽固、复发性恶心、呕吐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米洛利、环丙沙星、甲氧氯普胺等药物。 对于因呕吐导致的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纠正。可使用止呕类药物。
3.手术治疗 若恶心、呕吐发生于贲门附近,且怀疑有癌变可能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胃癌引起的恶心、呕吐也应尽量手术切除,术后再行化疗等相关治疗。 四、护理
1.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出现恶心、呕吐后,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 清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 特别注意: 如果反复出现恶心、呕吐,特别是老年人,不能忽视肿瘤的可能,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