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毛囊炎起皮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在毛球处的皮肤上有大量的细菌,但是通常来说不会引发疾病,只有在皮肤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才可能得逞。 这些细菌分为三类:
1、上皮细菌:它们大多寄生在皮肤上,不造成明显疾病;但是当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可能会诱发炎症反应。
2、中性细菌: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动物体相协调保持平衡状态,如果动物体抵抗力下降或者菌群之间平衡被破坏则可能导致发病。
3、需氧菌和厌氧菌:它们的生存需要氧气,所以在毛发中属于耗氧菌,在氧气缺乏的毛囊中增殖。
一般情况这几种细菌存在是没有关系的,也不会引起什么严重的问题。 但是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皮肤干燥、过敏、受刺激或其他问题,使得皮肤屏障的功能受损或处于脆弱状态时,这些细菌就可以入侵人体导致疾病发生了。[1] 其中皮肤中嗜脂性细菌(特别是劳氏乳酸杆菌)的感染可能与脂肪代谢异常有关,而毛囊炎可能是由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在诊断相关病原体时,应尽可能做到标本的留取及培养,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另外,除了进行实验室检查外,还需要与犬猫其他类型的皮肤病进行鉴别诊断,从而确定治疗方案。因为一些真菌性、病毒性或寄生虫性的皮肤病变也可能表现为毛囊炎。 还要仔细观察猫咪日常的行为表现,查看是否有瘙痒等不适的症状,以及是否有蹭痒、啃咬等自我刺激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