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趴蹄是怎么回事?
说到“趴蹄”,相信养狗的朋友都不会陌生… 有些狗狗,特别是一些小狗,经常会“趴蹄”! 对于幼犬来说,“趴蹄”可能是它们独有的“行为模式”…毕竟在它们的世界里,“站起来”和“跑”一样需要大量的体能和精力,而“趴着”则是最省力的运动方式~ 所以,当你发现自家小奶狗总是“趴着”的时候,不要惊讶,可能只是在它们自娱自乐~ 不过,一旦狗狗开始“趴蹄”了,就意味着有些问题出现了- 比如缺乏运动量、食物营养成分失衡等。对于成年犬而言,长期吃得过饱、运动量不足就很容易导致“后躯无力”-出现“趴蹄”的情况... 当然,除了营养问题以外,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狗狗出现“趴蹄”的现象。。。
1. 关节炎 狗狗的关节结构与人类有很大差异,再加上它们的骨骼中矿物含量比人类要高许多(钙磷比例达到1:(0.8~1.2),而人类的这一比例为1:6),从而使得狗狗对关节损伤的耐受力大大提高。 但即便如此,如果狗狗出现长期缺钙、软骨营养不良等情况,也会容易让关节出现问题,发生疼痛,进而导致“伏地不起”。。。
2. 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病毒引起的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犬,此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上病毒持续攻击关节部位,从而导致炎症反应、关节疼痛,表现出“趴蹄”、“跛行”等症状; 除了上述情况外,狗狗“趴蹄”还有可能因为环境温度过低等等。。。 如果发现狗狗有“趴蹄”的症状,应及时找出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