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疫苗副作用吗?
弓型虫又称为寄生在细胞内的寄生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目弓形科,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口感染该虫,我国人群感染率约30%左右。一旦感染有可能终身携带,但一般无明显症状,当自身免疫力降低时,如怀孕、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则可出现全身多种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严重者危及生命,尤其对于孕妇,如果感染则有可能造成流产、死胎或新生儿弓形虫病。 1999年,美国FDA批准口服托吡酯(商品名:脑宁)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患者的弓形虫病;而目前常用的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对线虫类寄生虫感染有较好疗效,但对原虫、寄生虫卵及幼虫阶段的有效成分较少。所以,阿苯达唑不能用于弓形虫病治疗。 2013年,我国卫生部正式批准注射用伊曲康唑注射液可用于弓形虫病的治疗。
还有一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等曾用来治疗弓形虫病,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大,目前已经少用在弓形虫病的治疗中。而一些新型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磷霉素类等也曾经被用于治疗弓形虫病,但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些药物治疗弓形虫病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疫苗的研发并应用于宠物以及人类预防弓形虫病,使得该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但是,由于该疫苗存在保护期短、免疫应答率低等问题尚无法达到完全预防的目的,因此定期检查和科学用药仍然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