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打疫苗和驱虫冲突吗?
首先,疫苗和驱虫都不存在「失效」的问题,所以不存在说因为打了一针疫苗就不需要驱虫了或者反生虫了。 疫苗是利用病原菌中的病原体质粒制作成灭活疫苗给猫猫注射,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来对抗病原体;而驱虫则是清除可能由外界摄入的体内外寄生虫。
虽然注射疫苗后猫猫体表和体内的特定寄生虫数量会减少,但并不会完全清除干净,在注射疫苗期间,也应给予适当的驱虫措施。相反,如果猫猫有严重的寄生虫感染且没有进行驱虫,则会消耗掉猫猫对抗病毒所必需的抵抗力,加重传染病的病情,降低治愈率。 所以无论是预防传染病的疫苗还是驱体内外的驱虫药都是需要按时按量使用的。不能因为接种了疫苗就放任不管了哦!
1. 猫咪需要接种几针疫苗?每一针疫苗的作用时间有多久? 一般来说,小猫满2月龄即可注射第一针疫苗,间隔2周后注射第二针疫苗,再间隔1个月注射第三针疫苗。之后每年各免疫接种1剂即可。 首年基础免疫接种后,Titer(抗体水平)结果符合要求,才算是真正获得免疫力,注射第4针疫苗时方可生效。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剂,可保护宠物健康地生活在拥有传染性的环境里。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疫苗都能刺激动物产生终身免疫。通常来说,弱毒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5年以下的免疫力,而灭活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维持数十年以上。
2. 为什么要给猫咪驱虫? 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如蛔目、绦目等)和外寄生虫(如蚤目、蜱目等)两大类。不论是疫苗还是驱虫药,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便检,判断是否有寄生虫,以及确定属于哪类寄生虫。 对于驱虫,很多主人存在认识误区。不是每年带猫咪做一次便检,发现有虫子就要立即驱虫的哦!应当根据检查结果及驱虫药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来决定服药的频率和时间。
一般情况下,如果猫咪定期驱虫,半年内没有查出体内有寄生虫,则可以认为已经痊愈,不需要再次吃药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建议连续驱虫3个月后再进行一次便检,确认体内是否仍有寄生虫存活并有可能继续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