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蜥蜴有毒吗?
沙蜥蜴是蜥蜴类中体型最小的,体长仅有75毫米左右。沙蜥身体纤细,呈圆柱状。头小眼大,四肢和尾极短,后肢尤短,仅贴附在腹面。鳞片粗大,有粒状或疣状突起。体背褐色或棕黄色,密布深色细点或疣纹。腹面淡黄或乳白色。
沙蜥蜴是陆栖生活,在沙土上疾走如飞,如被人惊起,即潜入沙土中,用头或足将沙扒起,覆盖在身上,只留鼻孔露出,伺机伸出头来观察,以决定去向,它能从沙土中曲折前进或倒退行走。沙蜥在4至5月开始生殖,每次产卵2枚,将卵产于沙层中,大约1个月左右即孵化出幼蜥。沙蜥主要以甲虫及其他小型昆虫为食,繁殖能力较弱,在自然洞穴中或鼠类巢穴中越冬。
别称有很多,如沙蛇、沙狗子、沙蟮子、沙狐狸等,但是沙蜥蜴属于蜥蜴,不属于蛇类,它们在体格上与蛇类存在很大的区别,沙蜥蜴有发达的四肢和成对的耳孔,蛇类却没有。另外沙蜥蜴体内没有毒腺和毒牙,所以是完全无毒的。蜥蜴大多以昆虫、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个别种类也吃植物的嫩叶和果实。
在一些地区,人们抓来蜥蜴炖肉,据说有乌龟的鲜美,也有蛇肉的滋补作用。蜥蜴肉味道鲜美,并具有滋补和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中称蜥蜴为“守宫”,有“主惊痫寒热,除大风,头眩”等药用价值。我国民间,常将蜥蜴焙干研末,用于治疗血淋、小便不通和小儿慢惊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