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体内有虫子会怎么样?
体内寄生虫分为线虫和节肢动物,线虫又可分为蛔目、异尖目、绦目等;节肢动物则包括螨虫类和蜱类。不同的体内寄生虫种类其生活史、传播路径及对宿主的影响不同。以蛔目的异尖科为例,该科的寄生虫可侵入消化道并引起肠道炎症反应,严重时可使胃肠道黏膜坏死出血(见图1);如果寄生虫大量积聚在胆道系统内,则可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线虫还是节肢动物,它们的幼虫或者成虫大多具有较发达的感染结构,当它们进入消化道后,能够耐受消化液的侵蚀而使其自身得以存活。
这些寄生虫以不同的方式感染动物机体,有些是直接吞噬寄主肠道内的病原体获得营养而进行繁殖,有些则是以摄食方式获得营养,而后在消化道内发育成成虫。
对于直接吞噬方式感染的寄生虫,抗虫药物可直接杀死其中的幼虫,因此此类药物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效果较好;而对于以吸食方式传播的寄生虫,因为其必须有吸血媒介才能完成传染过程,所以较难防治。目前,大多数驱虫药仅能杀死蛔目的寄生虫,而对异尖类的寄生虫则没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为了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除了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外,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也是必要的。常用的驱虫剂有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及驱蛔灵等,但这些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且用药过量可能会造成寄生虫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现在环境恶化明显,寄生虫的适应能力增强,以往对人畜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现已能在环境中存活下来,并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人,因此应注意对个人用品进行消毒,以防寄生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