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狗站不稳?
狗宝宝出生后,要经过7~12天的哺乳才能断奶并离开妈妈和兄弟姐妹。这个过程对于小狗来说非常关键。刚刚离巢的小狗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必须依赖母犬和兄弟姐妹的帮助才能存活下去。在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它们要学习如何分工合作、分享食物、应对威胁等,这些行为都会对小犬以后的社会化行为产生影响。如果小犬从出生到4月龄一直与母亲和其他兄弟姊妹呆在一起,并且得到妥善照顾、避免受到惊吓,那么它就会比较“胆小”且具备“安全感”;反之,若小犬从小被家长单独抚养,或者是在错误的环境下与其他同类一起生长,就很容易产生“胆大”或“胆小”的行为倾向(即所谓的社会化缺陷)。
小狗的站立姿势也很重要。刚出生的幼鼠通常只能倒退着走路,等到3周左右才学会爬行,5周时才能独立行走。所以如果你发现一只小狗总是四肢着地、肚子贴地,像只“四足野兽”一样缓慢移动,请不要奇怪!这就是它在试图站起来所付出的努力——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它需要将身体重心尽量向后移来保持平衡,因此出现了“屁股着地”“四肢支撑全身重量”等情况也属正常啦~ 随着小狗一天天长大,肌肉逐渐发育成熟,它能够逐步改变站立姿势,最后变成我们人类所熟悉的形态——能够用脚趾尖站立起来。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的话,一般不需要特别干预。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在6个月之前没能成功建立“四肢直立行走”的姿势,那么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啦… 因为这个时候小儿麻痹症之类的疾病有可能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肌肉的控制能力。所以如果父母发现6个月以下的宝宝出现“站不稳”“走不了路”的情况,一定要尽早就诊排查原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