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表面湿正常吗?
不正常,可能是腹泻的表现,需要观察、治疗。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日常频率,粪质稀薄或呈水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其他消化道症状。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些病因可能比较致命,需要引起重视。 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可引起腹泻,常见的病毒性肠炎有轮状病毒肠炎和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细菌性肠炎常见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感染的胃肠道炎症反应,此外弯曲杆菌也常导致腹泻。 对于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腹泻,一般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但如果是传染性疾病应做好隔离,并尽早进行抗感染治疗。非感染性因素: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饮食不当(如暴食暴饮)、药物刺激、内分泌代谢病甚至情绪应激等都可能引起腹泻,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传染性,注意调整饮食结构、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即可。但如果持续腹泻应该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不论何种原因的腹泻,临床上有一定的共性表现,即可以出现粪便稀薄、水分增加、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可有可无)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有呕叶、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
通过便常规+隐血、粪便细菌培养、粪便寄生虫检查等可以协助诊断。如果考虑为食源性疾病,则需要检测粪便中的毒素,以寻找致病证据。 药物治疗方面,应当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感染因素所致的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治疗,但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谨慎选择使用抗生素。
除药物外,还可以结合物理疗法辅助治疗,如局部热敷、温水浴等,对减轻腹痛、腹泻均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