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呈褐色是怎么回事?
大便是由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和消化道内各种消化液的混合物形成的,由于其中含有血红蛋白,所以大便是红色的[1]。如果进食动物血或含铁丰富的食物,粪便也会呈深色;但是如果是进食绿叶蔬菜过多,可因其中含大量叶绿素而产生绿便。 如果不是上述原因所致,则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引起大便颜色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一、生理性因素
1.饮食因素 若患者近期食用了大量的动物血液制品如猪蹄煲、猪脚姜等,就会导致大便颜色变黑,这种情况无需处理,停食该类食物即可恢复。 如果近期有服用补血的铁剂、叶酸片,或者进食了大量的绿叶蔬菜,也会导致大便黑色,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停止服用相关药物或食物后,肠道会逐渐纠正回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平素就经常排便颜色深,那就要注意是否患有消化道疾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检查。
2.药物因素 三明治法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有效方法之一,其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这一方法通常需要连续用药4~8周。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GERD的主要药物,但该类药物会抑制胃排空,造成胃黏膜营养障碍,甚至发生萎缩。长期使用该类药物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PPI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PPIs),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壁细胞H+/K+-ATP酶的活性,从而阻止胃酸生成最后阶段,发挥抑酸作用。 除PPIs外,临床上还广泛使用其它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颠茄制剂,硝酸酯类药如消心痛、鲁南欣康,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等,均可导致大便色泽发黑。
3.功能性因素 部分患者可出现功能性胃肠紊乱,此时消化道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可导致大肠运动异常,出现腹泻、便秘、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也可引发大便颜色改变。
二、病理性的因素 当消化道出血量达到50毫升以上时可以出现黑便,出血量越大,大便颜色就越深。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便血、体重减轻、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