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血粘液怎么回事?
血液粘液便,首先要怀疑是否有胃肠道出血的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尽早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肠道疾病与全身性疾病;具体又可分为消化道病变、肠道炎症性病变(如肠结核等)、非特异性肠炎、感染性胃肠炎、寄生虫感染以及结肠溃疡等疾病。 除上述疾病外,一些特殊类型的消化道肿瘤也可表现为便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腹腔转移压迫十二指肠出血等情况,应予以注意。 对于中老年患者且既往有痔疮、肛裂病史者,还应结合肛门直肠检查以明确是否因痔核脱出或肛裂复发导致便血的情况发生。
对于反复出现血性黏液便的患者来说,更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科学的检查诊断找出原因,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检查发现出血来自肠道,还需要进一步查明来源:是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还是由肠道本身疾病引发。 如果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导致的便血,往往血色暗红,呈条索状,出血量通常较大,此时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再次出血;如果检查发现有肠道息肉的情况存在,一般息肉出血多为鲜红色的血液,且量少,多呈滴状。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便血的发生,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此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加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