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切片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我可以说是很权威了,因为我有切过成百上千的螨虫切片。 首先,要介绍下实验室常用的螨虫分离提纯方法-组织溶解法。该方法是将采集来的螨体置于培养皿中,用玻璃吸管吸食其体内液体(消化液),然后将其注入干净的玻璃试管中,待消化液澄清后,吸取上清液,如此反复操作,直到吸出的消化液不再含有颗粒状物为止。然后将消化液倾入离心管内,于离心机内低速充分离心,除去沉淀,取上清待用。最后将上述处理后的样品放入冰箱内冷冻24小时,使其完全冻结。
在以上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容易处理的杂质,如虫体的残余部分、细菌等,这些异物会影响后续的染色过程和观察效果,因此需将其完全去除。而去除异物的最好方法就是将上述消化液用纱布过滤两次,以除去其中的残渣,同时使滤液充分澄清。 接下来就是染色剂染色步骤了。通常使用甲苯胺蓝染色剂,按照1:500的比例稀释到水中,摇匀后,滴加到装有消化液的玻璃试管中,染色5分钟左右。
然后,将染色的消化液转入离心管中,于离心机内高速离心3分钟。最后取出玻片,晾干备用。 对于切下的玻片,我们通常使用常规石蜡制片法进行制作,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考我的往期文章。 好啦,以上就是螨虫切片的全部流程啦!是不是很简单!
寄生虫病的防治是宠物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很多宠物主人对寄生虫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医生是在“危言耸听”,特别当医生建议做粪便常规和皮肤刮片检查而没有做出相应检查时,医生的可信度会大大下降,进而导致防病方案的流产。如果宠物医生能将显微镜和病原体形象的讲解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宠物医生的专业度,另一方面能增强宠物主人的防范意识,促进兽医与宠物主人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另外,随着皮炎患者越来越多,如何早期判断其病原体而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是宠物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螨虫作为致病率最高的病原体之一,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动物医院为皮炎病宠物做大、小螨虫检测,一方面可以排除病原体,另一方面,当治疗原则和检查结果相违背时,可以做适时调整。下面我们分享一下做螨虫皮肤刮片检查的一些心得。
标本来源的选择
做皮肤螨虫检查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标本来源,一方面可以增加螨虫检测的阳性率,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医生的疲劳度和缩短检查时间。一般皮肤表皮螨优先选择耳廓、耳道、腋窝、大腿内侧、肛周等处;皮脂溢出部位(头部)一般寄生毛囊蠕形螨,由于毛囊蠕形螨没有大的、无色透明的卵,外观上雄性,雌性比较一致,当有毛囊蠕形螨存在时,很容易观察到密密麻麻的虫体,不需要刻意分辨虫体性别,所以,该部位皮肤刮片时以观察是否有毛囊蠕形螨为主;对于一些感染严重而体毛较厚的部位如背部等,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选择这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