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感染弓形虫一定会发烧吗?
让我们了解一下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由细胞内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08年由法国科学家Cohn在兔血清中发现,通过消化道侵入动物体内繁殖,随血液传播到全身器官,主要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脏,严重时可能发生死亡。世界上半数以上的人口患有本病,我国人群中隐性感染率约为35%。
【临床表现】 弓形虫病发病较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作血清学检查被发现;若病变较严重,可出现神经症状,如烦躁不安、失眠、幻听、幻想,发作性精神错乱,嗜睡,头痛,呕吐,腹泻,体温升高至40℃左右,甚至发生惊厥,昏迷等。体检时可发现结膜充血、水肿,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眼球震颤,肌张力增高,步态困难,共济失调,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麻木、刺痛等症状。
孕妇患弓形虫病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若胎儿抵抗力较强,则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原发性菌血症,出现发烧、皮疹、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内容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弓形虫病的致病性和严重危害性,但须注意一点,该疾病的发生与动物的源性食物并无必然联系。大家不必闻之色变。
关于题主所提到的“发烧”,在临床上确实属于较为典型的病症,但在确诊之前,还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鉴于弓形虫草食性,对于可能的感染者,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