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鸟与牛八哥鸟有什么不同?
八哥和鹩哥们儿的祖先都是非洲侏儒鹰(Hierocles malimbus),它们在数千万年前共同迁徙来到亚洲并成功繁衍后代 。但经过多年的演化,这些物种逐渐有了分化并适应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其中一部分成员选择了森林作为它们的家园;而另一部分则走向田野、村庄和小溪旁,从此成为了人们熟悉的“农家雀”。
从外观上来看,这两种鸟非常相似且容易混淆。 但是通过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发现它们的差别:
1. 八哥的嘴形较宽且上下喙之间有缝隙,而下喙边缘则有波浪状的弯曲;而鹩哥嘴巴细长且无缝隙,下喙为直线型。
2. 八哥颈部有丰满的羽毛,而鹩哥没有;鹩哥的翅展宽度也比八哥宽些。
3. 八哥脚黑色且有蹼,而鹩哥脚黄色且粗短。
4. 八哥体形较小,体重约50g,而鹩哥较大,可达90g以上。
除了上述特点外,八哥和鹩哥的羽毛颜色也有一定差异,不过这种区别并不十分明显。一般来讲,八哥的背部及翅膀上的羽毛为蓝色金属光泽;而鹩哥的背部和翅膀上的羽毛则呈橄榄色或黄绿色。
由于八哥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因此它的羽色更加艳丽,特别是冬季时全身披上浓密的黑羽毛,背部和肩膀上方还生长有漂亮的金色绒羽。
至于鹩哥的主要分布区位于东南亚及大洋州,所以它的羽色更为朴素,背部的羽色通常为橄榄绿或者褐灰色,腹部则为淡黄色或者乳白色。
尽管八哥和鹩哥在外貌上颇为相似,但由于它们的栖居地以及生活习性有所差异,所以在实际环境中并不会经常碰到对方。
八哥喜欢在森林附近活动,而鹩哥则更喜欢居住在开阔的田野和空旷的地区。
八哥喜欢成群结队,而鹩哥则是单独或者成对出现。
八哥主要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芽等为食,也会吃昆虫等小动物;而鹩哥则以植物的花蜜、果胶等为主,偶尔也会捕捉一些昆虫。
虽然八哥和鹩哥都有学人讲话的天性,但显然鹩哥的表现更加出色。这是因为鹩哥更偏向于草食性并且舌头更长,能够更好地辅助它发出细致、清晰的语音。
另外,由于人类语言的核心是音节,而鸟类的发声器官和舌头的构造受到其祖先发音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发辅音的时候往往会有一定的缺陷。相比之下,善于吃素的鹩哥在这方面就比喜荤的八哥要略胜一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