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抽搐什么原因引起的?
1、低血钙引起: 女性在怀孕期间,血钙会进行性降低,直到分娩前降至最低点。分娩后,母体释放的甲状旁腺素会刺激骨盐溶解,同时抑制肠粘膜对钙的吸收,使得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升高,从而激活脂肪细胞中的钙通道,使大量钙进入细胞内,导致骨骼中的钙被释放出参与血液凝固而形成低血钙。 此时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含钙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则可能导致肌肉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全身肌束发紧、肢体发麻、抽搐等症。
2、过度劳累引起: 有些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身体比较虚弱,需要长时间来恢复,而如果在此期间过度劳累,尤其是熬夜睡眠不足的时候,就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进而可能造成抽搐的症状出现。因此建议各位妈妈在生产过后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不要过度操劳。 如果在睡眠充足的前提下还会出现抽搐的情况,则应及时就医,查找原因并进行治疗。
3、精神因素引起: 孕期母亲的精神心理状况会对胎儿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孕妇情绪低落或紧张,可能会引起胎儿缺氧,出生后可能发生抽搐;另外,新生儿期宝宝出现窒息、受凉、感染等疾病时也可能引起脑损伤,从而导致宝宝出生后抽搐。 妈妈们在平时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自我消气,缓解不良情绪。对于存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妈妈们来说,更应积极处理原发病变,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