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六联疫苗是什么?
六联疫苗又叫“狂犬病联合疫苗”,是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开发的,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上市,是国内目前预防狂犬病的有效疫苗之一 接种对象: 适合于3个月以上(含3个月)的犬及猫接种。
作用与用途: 本疫苗系由狂犬病病毒L式株接种于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宜佐剂制成的混悬液。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毒的免疫力,用以预防狂犬病。 用法与剂量: 按说明书注射!
注意事项: 1、疫苗接种期间应避免使用皮质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必须使用,则应慎用并减量,同时加强监测。
2、接种本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烧反应,必要时可酌情给予退热治疗;此外还可有轻度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一般不超过24小时,可自行缓解。罕见神经炎并发症。
3、已处于发病期的患者不推荐使用本疫苗。
4、已有试验证明,接种本疫苗后可以引发患者的抗体水平下降,故对已经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再接种疫苗后,其抗体阳性率仅为80%左右,不能完全防止发病。但疫苗仍可降低病毒的血浓度,延长潜伏期,降低发病的危险性。
5、疫苗仅供预防用药使用,不用于治疗和杀死已经感染的狂犬病毒。
6、疫苗必须在犬猫健康状态下使用时才有效,若使用时已表现明显疾病症状,则不应使用该疫苗而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使用中如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
罗非优质答主六联疫苗即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和破伤风、 tetanus、百日咳、白喉和乙型嗜血杆菌联合疫苗。该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及乙型嗜血杆菌感染性疾病。
六联疫苗可预防多种疾病:
1、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有A、B、C、X、Y、W135群等9个群,我国主要是A群引起的流脑,其他群较少见。临床上急性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并可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疾病进展可发生败血症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
2、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是其特点。痉挛性咳嗽常因痰液刺激引起,在吸气时因喉部狭窄而发出“鸡鸣”样吼声,疾病缓慢康复,病程较长,一般要经过2~3个月才能痊愈。
3、白喉由白喉杆菌导致。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咽白喉、鼻白喉、口腔白喉、外伤性白喉、泌尿生殖系统白喉及其他部位白喉。小儿常见而病情也较严重的是咽白喉,病人会出现发热、烦躁不安、疲乏、厌食,继而咽部(包括扁桃体、腭垂、咽后壁等处)发生灰白色膜,可蔓延至颊部、牙龈、唇部甚至食管。轻型病例不经过治疗也可自愈;而重型咽白喉可发生白喉膜破溃出血,导致血性喉痈,也可蔓延至喉部引起声嘶、失音,甚至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另外细菌分泌的外毒素可由局部吸收入血引起白喉性心肌炎,引起心脏骤停突然死亡;外毒素也可作用于周围神经引起上运动神经元麻痹症状。
4、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导致,该菌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后释放强烈的毒素而产生全身性的肌肉强直、阵发性痉挛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疾病过程中可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腹肌紧张、肢体抽搐,甚至呼吸肌及膈肌痉挛导致呼吸骤停。此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及人畜粪便中。有外伤时,包括烧伤、冻伤、溃疡等疾病或针灸等轻微损伤均有可能发生,发病后病死率很高。
5、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包括脑膜炎、败血症、会厌炎、颈部脑膜炎、肺炎等。其中脑膜炎最多见,其次为败血症。B型流感嗜血杆菌在小于5岁的儿童中带菌率很高,可从43%的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找到此菌,该菌是人类正常菌丛的一部分。一般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