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用打疫苗吗?
需要打狂犬疫苗,但是前提是猫是健康的,并且爪子没有伤口。 狂犬病是由于病毒侵入体内导致的疾病,大部分病毒经过伤口进入人体,少部分可以经黏膜、消化道进入体内,一旦感染,绝大多数会出现临床症状。 临床上表现为运动神经系统脱抑制的表现,包括肌肉僵硬、肢体无力、不能行走、共济失调等;
呼吸循环系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皮肤青紫),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
另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缺乏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窒息死亡。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被猫咬伤都会得狂犬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世界上约有50%的狂犬病病例是由犬引起的,而约40%的病例属于人畜共患型,还有不到10%的病例无法确定传染源。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201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汇总》显示,在2013年报告的9000余例狂犬病死亡病例中,96.55%的病例与狗有关,且78.07%的病例暴露源能够查明。也就是说,除了极少部分的人畜共患病源,大多数的狂犬病都是由狗造成的。所以一般给狗注射了狂犬疫苗的,人体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但如果被流浪动物、无主人管理的动物抓伤,由于这些动物可能身体虚弱或者存在免疫缺陷,身上的病毒载量高,则有可能造成人体感染,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注射疫苗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尚未有孕妇接种狂犬疫苗后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报道,但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孕妇在被动物抓伤后也应及时接种疫苗。 一般来说,疫苗接种后第10天开始,体内抗体水平开始升高;
接种第一针后,3周左右血液中可检测到抗狂犬病抗体,12周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直至消失。 在疫苗激活后,抗体生成才有保证,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在被动物抓伤后及时、全程接种疫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