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得球虫的原因?
猫球虫病是由寄生虫--球虫引起的,属于体内寄生虫,和蛔目异尖科,是寄生在消化道里的一种微生物。 球虫可以分成三种:肠球虫、结肠球虫、小肠球虫。其中又以肠球虫比较常见。 感染途径: 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粪便)传播。当猫咪舔毛的时候,把带有球的虫体的毛发吃进肚子里,再通过消化道的蠕动,使虫体到达肠道,进行繁殖,产生大量病菌,导致患病。 另外,也可以经血液或淋巴循环系统传播到全身,一般引起肠炎型球虫病多发生在肠道的粘膜层,而神经系统型的球虫病多发生在血液中。
临床症状: 急性肠炎型:精神沉郁、厌食、呕吐、腹泻,排出含有泡沫及混有粘液、血液的水样便。严重的可发生脱水、酸中毒乃至休克;
亚急性肠炎型:食欲减退或不食,消化不良,排出稀薄粥样便,含较多粘液,有时可有血凝块。病猫消瘦,逐渐衰竭死亡。病程1~3周;
慢性肠炎型:临床表现较轻,食欲不振,大便时干时稀,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有的病例可见脱毛。由于反复感染,体内常形成内寄生虫性结节,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吸收不良,体重减轻,最后可造成机体衰弱,免疫力降低,加重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
神经症状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兴奋、烦躁、嗜睡、反应迟钝、动作失调、步态蹒跚等,严重时抽搐,昏迷,死亡。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季节、是否接触病原体等),结合临床病史(发病情况、病程、饮食等情况),就可以初步诊断为球虫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从粪便中检查出卵囊,则可确诊。血清学诊断方法亦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治疗: 球虫病对大多数抗生素较敏感,可以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不同类型的球虫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所以使用何种药物、药物的剂量如何掌握,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检验结果来定。常用的抗球虫药物有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族、痢特灵、甲硝唑等等。
预防: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给猫咪注射相关疫苗。如果没有条件注射疫苗,那么注意日常卫生也很重要: 每天清理猫咪粪便,并用消毒液消毒; 对猫粮、水盆等用品经常清洗消毒; 避免猫咪与野猫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驱虫; 营养丰富的饮食,充足的维生素补充,增强机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