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用经常体内驱虫么?
要。 而且体内驱虫很重要,猫咪的寄生虫大多喜欢钻肠子,所以驱虫药得吃进肚子里才能起作用。 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有外用的杀虫剂和内服的驱虫药两种。 如果主人不常给宠物洗澡或是给猫狗定期做体外驱虫的话,那么毛发的缝隙里就会隐藏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可能会在皮肤上产卵或者孵化,如果皮肤有破损,它们就可以钻进去入侵动物的皮肤组织,造成寄生虫感染。 所以除使用药物杀灭体表寄生虫以外,还要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 定期给宠物清理眼、耳、鼻道及皮毛里的脏东西。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的驱虫药是对虫类病原体抑制其生长繁殖,而不是杀死它们,因此应连续饲喂3天,每天一次,以达到最佳驱虫效果。 目前用于除肠道寄生虫的药物主要是阿苯达唑和甲硝唑等。 但要注意服用剂量和方法,以防药物过量或引起中毒。 一般建议服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停药一段时间后再服用下一个疗程。
对于体内外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病例,建议使用含有阿苯达唑和甲硝唑等成分的驱杀成分较多的驱虫药,以起到内外同治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阿苯达唑或其它类药物过敏的犬不能吃该药,以免导致中毒。
通常情况下,如果室内饲养的猫咪无外出机会,并且已经完成所有疫苗免疫,可考虑每3-6个月驱虫一次,如果猫咪经常外出则建议1-3个月驱虫一次;而一些经常吃生肉、生鱼,主人经常携带回肉类给猫咪食用甚至直接喂食生肉、生鱼的地区,建议每月驱虫一次。
由于猫咪的寄生虫感染与猫咪的免疫力关系很大,当猫咪患有传染性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后,非常容易并发寄生虫感染,因此对于经常发生猫瘟、猫杯状病毒感染的高危地区饲养的猫咪,建议在进行疫苗免疫后每半月驱虫一次,以防止猫咪的严重寄生虫感染。另外,当猫咪的驱虫史中断超过3个月及以上时,建议按照“初驱方案”重新进行驱虫。
“初驱方案”:从第1个月开始,每月驱虫一次,连续三个月驱虫。由于猫咪的寄生虫种类比较多,体内寄生虫包括球虫、绦虫、蛔虫、钩虫、心丝虫等,体外寄生虫包括跳蚤、蜱虫、钩虱等,因此在选择驱虫药时建议选用可以同时驱杀猫体内、外的广谱寄生虫药。目前市面上有比较齐全的寄生虫驱虫药,主人给小猫选择时认准这个标识的驱虫药就完全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