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麻醉原理?
我们平常所说的麻醉,在医学上的正式名称叫做“镇痛及肌松作用”或简称为“镇痛和肌松作用”。 顾名思义,其最终的目的在于镇痛而非使动物完全无意识。
目前最常用的全身麻醉药是咪唑类衍生物,如丙泊酚(intralipol,Diprivan)、苯二氮卓类衍生物,如氯胺酮(Ketamine, Ketalar)等,这些药物均能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来发挥镇痛和肌松作用;此外还有吸入性的全麻药,即乙醚(Ethers)类和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Laughing Gas)。其中以氯胺酮最为常用[1]。
而近年来由于阿片类药物的问世,使得其成为另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全麻药品。不过与上述的药物不同的是它们都属于阿片类兴奋剂,所以只能起到镇痛的作用而不能产生肌肉松弛的效果。因此临床上一般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且这种联用的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除以上几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也可用于临床麻醉中. 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局麻药是指能在局部产生麻醉作用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酯类,酰胺类及其他类三大类;按其化学结构又可分为酯类等7个类型。不同的局麻药的药理特性以及应用范围都有所差异。 其中氨基苷类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lidocaine),丁卡因,布比卡因等.
局麻药物通过阻滞神经末梢冲动向中枢进行传导而产生止痛等作用,同时也能影响神经冲动的发生、传导过程而导致周围运动神经支配的肌肉松弛;但因其具有毒性大等特点故不宜广泛使用于临床工作中去作为静脉内给药的方式使用,而主要以其局部浸润注射法来进行操作处理。
局麻药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其不能使动物完全处于无意识的"睡眠状态",且在药效时间上较为短暂且维持时间较短;所以大多需要联合其它种类的麻醉药物才可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2]。